1)第一百二十六章布鲁塞尔_二战之钢铁奏鸣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时光的飞逝中,第七届索尔维会议开幕的日子很快就临近了。按照此前的约定,海伦娜和爱因斯坦在与薛定谔回合之后,便一起登上了驶往布鲁塞尔的火车。

  在这个没有高速铁路的时代,火车的行驶速度在海伦娜眼中简直慢如蜗牛,从柏林到布鲁塞尔将近*********,蒸汽火车走走停停几乎要折腾掉整整一天的时间。好在海伦娜等人都不是差钱的主,购买的是全车最豪华的软卧票,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隔间,隔间里除了宽敞的床铺以外还有一个小小的书桌,可谓考虑得相当周到了。

  在整个旅途中,薛定谔待在自己房间里的时间少得可怜,大部分时候他都窝在爱因斯坦的隔间里,兴致勃勃地和老爱同学讨论物理学问题。看着这两人一幅恨不得晚上抵足而眠开“卧谈会”的架势,海伦娜不由得在内心里吐槽:当时上车时买三张最贵的软卧票简直是浪费,早知如此,当时只需要买两张软卧票,再加一张最便宜的无座票就足够了。

  薛定谔和爱因斯坦商讨的重点,其实是寻找海伦娜提出的思想实验中的漏洞。因为在*********,爱因斯坦也曾经提出过一个思想实验,并一度将哥本哈根学派逼到了墙角,但是最终却因为一个微小但致命的疏忽,最终功亏一篑。这个险些打翻哥本哈根学派的思想实验就是爱因斯坦的“光盒子”。

  *********,在法国物理学家郎之万的主持下,第六次索尔维会议如期在布鲁塞尔正式开幕,爱因斯坦和哥本哈根学派的领军人物玻尔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由于这次会议的主题被定为“物质的磁性”,所以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量子力学诠释的争论并没有被列入大会的正式议程。然而这并不妨碍两位大神充分利用会下时间,继续他们在上一届索尔维会议上未能了结的争论。

  在会下讨论中,为了驳倒哥本哈根学派的论点,经过三年深思熟虑的爱因斯坦陈述了一个他精心打造的思想实验,这就是后世人们熟知的爱因斯坦的“光盒子”。“光盒子”的设定并不复杂,就是一个封闭的盒子,里面有一只计时控制器,而这个计时控制器可以在某一时刻将盒子上的一个小洞打开,从盒子里释放出一个光子。

  然而爱因斯坦的这个设定看似平淡无奇的设定背后却暗藏着杀机。在这个“光盒子”里,光子飞出小洞的时间可以由计时器得知,而光子的能量则可以通过称量盒子的重量得知。因为通过对盒子称重就可以得到失去的那个光子的质量,而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知道了飞出的那个光子的质量也就知道了那个光子的能量。然而按照作为哥本哈根学派三大支柱的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任何粒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