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三章:崔氏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陵崔氏的谱牒可以追溯到太公望的时期,望的孙子采邑为崔邑,所以因封地取姓崔姓。

  抛开这些传说,从县里的案牍文件可知,崔家是在前汉高祖时期就已经迁居安平了,之后就再没有迁移他处。

  安平是如今博陵的前称,当年桓帝之父葬于此,唤“博陵”,然后安平县就因此改名为博陵。

  此家在北地来说,和涿郡卢氏相比自然是要差一点的,但也是一等一的公族。

  何为公族?就是族中曾出过三公者的家族,尔后世代簪缨。

  崔氏是前汉末年左右开始发起来了的,先后三代为宦,其中一代做过四任二千石的郡守位,素以《周易》传家。

  再之后,到了本朝,崔氏连续七代为宦,到了崔烈最终跃升到了三公之位,使得家族成了公族。

  和那些土豪涌起而为宦的家族不同,崔氏是以清名着称,在儒林中享有非常高的名望。

  主持过多年分田的胡溥很清楚,像这样的清流型豪强最难处理。

  因为这些人要不真的非常穷,要不就是非常隐蔽,在乡里之间都有非常好的名声。

  从一些本地县吏口中,胡溥也证实了这一点。

  有一名县吏曾讲过崔氏的一位族人的故事。

  说在上一代崔氏的头面人物叫崔寔,这个人当时为了补贴家用,不顾时人讥讽,操持酣酿贩鬻的营生。但这崔寔卖酒呢,又不是为了赚钱发财,每次都是取了足够用的,余下就接济乡里。以至于崔寔死后,是真的叫家徒四壁,没有余财。

  如果这还只是个人名声的话,那下面诸事就是崔氏给地方上带来的德行了。

  首先一个德是,崔氏兴办学舍。

  作为以经学传家的清流型豪强,他们之所以能代代为官,靠的就是经学传承。

  按照他们崔氏自己的说法。他们自先祖迁安平、世业农,初时衣食不继,苦心农耕,勤俭度日,始至温饱,即督子弟志学。学有成,才有了这份传承。

  为此,崔氏专门设学舍,不仅授学后辈族人,还教授乡里的向学者。

  所以,崔氏精舍就和当年度满求学的伏氏精舍一样,都是一个在本地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存在。

  乡里谁家不想子弟能读经做人上人?所以皆德崔氏。

  崔氏第二个德就是,广垦田亩,兴修水利。

  和那些脱离田土的清流士族不同,崔氏是非常通晓农事的。其家数代都组织乡里人开垦田亩,教授乡里人农业技术,告诉他们何时该种什么作物。

  此外,崔氏还将大量的田土借给乡里人耕种,还将优良的垦殖工具借贷给乡人。更更重要的是,博陵最大的水渠也是由崔氏组织修建的。

  博陵境内最大的河流是濡水。

  但濡水穿博陵西而过,那博陵东的农业用水就困难了。所以崔氏专门挖建了一条水渠,引水入东。

  而且为了防止乡里之间争水,这条水渠就由崔氏负责。

  当时胡溥听到这话的时候,不寒而栗。

  因为别人只看到了崔氏的德行,他则看到了崔氏对地方上深度的控制。他既有广田,徒佣数千。这些人都是直接靠崔氏吃饭的,焉敢违背崔氏?

  还有崔氏掌握了此地最先进的技术,那些被指导的乡里人也不敢得罪这些农业大家,深怕后面地里种不出东西来。

  更可怕的是,崔氏还掌握着博陵的水渠,直接就将县东的农业用水全部纳入了掌控。谁敢得罪崔氏?

  用现在的话说,崔氏既提供着庞大的就业岗位,又掌握着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更垄断着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