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4章 你不地道啊_重生之极品鉴宝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把紫砂壶,是个经典石瓢壶,容积大概有300cc,不大不小,刚刚握在掌中。

  紫砂壶大家耳熟能详,始于明代正德年间嘉靖时龚春(供春)。

  可烧制紫砂壶的原料为深藏于岩石层下面几十厘米至一米不等的泥层,属于高岭-石英-云母类型,含铁量很高。

  在高温状态下烧制而成,一般采用平焰火接触,烧纸温度在1100-1299℃之间。

  紫砂壶原料分为三种,紫泥、绿泥、红泥,俗称“富贵土”,因为产自宜兴,故又称为宜兴紫砂壶。

  自紫砂壶面世至今,制作紫砂壶的名家辈出,不断有精品传世。

  因为紫砂壶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才会显得非常珍贵,令人回味无穷,再加上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问话,这就又增加了紫砂壶高贵不俗的雅韵。

  而在拍卖市场上,紫砂壶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往往大师的作品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孟老板拿出来这把壶,不管是从质地星点,还是从内壁篾条痕迹和出水口,都看得出来是一把真正的手工老壶。

  壶身竹刀刻着兰花,表面光滑有包浆,一看就是长时间被人把玩在手里用的。

  许凡看了看壶把和壶底还有壶盖里面,都刻着两个字“彭年”。

  他心里一跳,居然是把“彭年壶”。

  杨彭年,字二泉,号大鹏,清嘉庆、道光年间制作紫砂壶的名艺人,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

  首创捏嘴不用模子和掇暗嘴之工艺,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世称“彭年壶”,对后世影响颇大。

  他又善于铭刻、工隶书,追求金石味,与当时名人雅士陈鸿寿(曼生)、瞿应绍(子冶)、朱坚{石梅)、邓奎(符生)、郭麟(享伯、顺伽)等合作镌刻书画,技艺纯熟,至善尽美。

  世称的“彭年壶”、“彭年曼生壶”、“彭年石瓢壶”,名声极盛。

  而前世拍卖过的彭年曼生壶价格在三十多万,现在估计也就在一二十万左右。

  收藏没有问题,但是要拿来给姓何的做补偿就有点太低了。

  而其他几样东西,一般是不值钱的家伙,尤其是那个青花瓷,假的都有些离谱了。

  许凡放下东西,慢慢的摘下手套,看着孟老板翘起了嘴角。

  “孟老板,您这就不讲究了啊!”许凡说道,“这几样东西加起来还不够五十万,您要补偿的可是两百万,却说让我们只挑一样,便宜都让你占了,不地道啊!”

  何副校长一听立刻瞪起了眼睛,“你什么意思?不想接受调解就直说,我没时间跟你在这里浪费时间!”

  “哎哎!别生气,别生气,我这不也是没有办法吗?我就这么些东西了!总不能全让您拿走吧?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