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不过如此_从海上来的钢琴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不过如此

  如果只是音乐中纯粹的美感,傅调自认为做的不比其他人差。

  想当初他在海上航行的时候,经常有人会称呼他为五大洋的第一钢琴家,第一海上钢琴家。

  虽然说在海上的钢琴家并不多,甚至不到陆地上的百分之一,这个也算得上是极高的称赞。

  实际情况也正如同傅调所想的那样,他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预选赛的第一首作品,肖邦第三钢琴叙事曲上的表现,非常的亮眼。

  这一首作品如果真的用来比赛的话,并不适合,毕竟整体的难度确实是偏低的。

  但是问题来了,顶级钢琴家和普通人弹的小星星变奏曲能够一样吗?

  莫扎特的作品经常被很多人称作为最难诠释的作品,并不是说莫扎特的作品到底有多么困难,多么难以演奏,而是说在莫扎特的作品之中,现代人很难去诠释出莫扎特的那一种独特的感觉。

  莫扎特写那些作品的时候有点小孩子的童真,其中还带着一点点大人的成熟。

  你如果想要只是诠释童真,那么必然会显得特别蠢,而如果你想要诠释童真之中的成熟,你又会很容易走入另外一个误区。

  其中的度非常难以把握。

  肖邦第三钢琴叙事曲也是这个问题,其中的度在哪里?

  究竟什么样的演奏才算是男女之间甜美?而什么样的演奏,则是工业糖浆?

  如何让听众听着伱的作品,能够感受到甜美,而不是感觉到腻歪,这个便是重点之一。

  其次,除了诠释出音乐之中的甜美之外,你还需要注意音乐背后的那个人。

  肖邦!

  这一场比赛所演奏出来的东西,终究还是肖邦的东西,你最起码还是得要让自己的诠释更加贴近肖邦,这个才能够获得更高的成绩。

  虽然说现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几乎分成了两大派,坚持演奏者应该与肖邦共同对话的自我派,以及演奏者应该摒弃自我,全心全意诠释肖邦的纯洁派。

  但是,就算是自我派,他们在音乐之中也需要有肖邦的影子,而不是单纯“你”的存在。

  傅调在音乐的甜美上做的成绩非常好,超过了所有评委的预期,让他们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放松,不再那么的紧绷。

  而他在肖邦的诠释上,则略微有那么一点点模仿其他人,有很多人影子的杂糅,听上去感觉怪怪的。

  虽然还是肖邦,不过这个肖邦之中他们听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

  两者相互的权衡之下,评委给了傅调一个非常高的分数。

  如果只是单首作品的话,这一首作品有整整22分!

  比赛是25分制度,15分及格,22分换算下来,也就是100分的88分!

  这个成绩在所有的选手之中,已经算得上是非常不错!正常的选手能够拿到20分便已经算得上很优秀,只有极少数从一开始便有冲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