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七章 潜心研究_长夜谍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三个字,并画了圈。

  这个时间与周新刚接到的报警电话中提到的鬼货交易时间几乎一致。ωWW

  到底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确实耐人寻味。

  根据监视的行动队员回忆,“鹞子”自从住进湖边村饭店之后,一直到去一壶春接头,就没有走出过房间半步,就连用餐也都是在房间里进行的。

  那么,他是什么时候去的位于大兴银行的市银行公库呢?

  当然了,为了避免被发现,负责监视的行动组组员并没有靠得太近。

  这是张鑫华的命令,他不想让“鹞子”觉得自己没有诚意,便特意嘱咐手下队员给予“鹞子”一定的个人活动空间。

  第一遍看卷宗的时候,方如今也想过这个问题。

  既然“鹞子”已经在行动组的监控之下了,为什么不直接在湖边村饭店进行交易,那里岂不是更加的安全?

  直到反复阅读卷宗,他才想明白其中的关节。

  “鹞子”之所以表现出对张鑫华的信任,实则是有恃无恐的表现。

  他的身上有张鑫华最想要的情报,而张鑫华并不确定情报是否就在他的身上。

  张鑫华担心惹恼了对方,从而导致停止交易。

  在情报没有到手之前,这次接头的主动权始终都掌握在“鹞子”手中,而张鑫华也只能是听从“鹞子”提出的要求。

  至于大兴银行的市银行公库保险柜,吴剑光私下认为是张鑫华的监控布置有漏洞,给“鹞子”提供了机会,令他完全可以在饭店里同其他人从容地接头,又或者是趁着行动组的监视人员不备偷偷溜出去。

  这符合吴剑光的一贯作风,始终以自己极端的利己主义世界观去度察身边的每个人、每件事。

  张鑫华则认为“鹞子”断无亲自去银行公库的可能。

  银行只有在昼间开门营业的原因,而这个时间段,他在饭店的前后两个门口都安排了人,“鹞子”一个大活人要是在白天众目睽睽下走出饭店,监视的行动队员不可能没看到。

  否则,他们也就不用吃这碗饭了。

  房间的电话记录也都查过了,只有一个打出的,便是通知在一壶春接头的。

  这样来看,方如今更加倾向于“鹞子”在饭店里便已经和人完成了接头。

  接头人将“鹞子”托付的重要物品或者是情报带出了饭店,先是存在了保险柜,又返回来将钥匙交给“鹞子”。

  也就是说,他们在行动队员们的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完成了两次接头。

  张鑫华怀疑这是一女二嫁,甚至是多嫁。

  张鑫华给出的价格是二十根小黄鱼,如果还另有买家的话,相信价格也不会较之低多少。

  什么人会出如此高的价格购买情报呢?

  张鑫华认为首先应该排除红党的地下组织,理由主要有两点:

  一是经费不足。近几年,红党的地下组织在党务调查处的不断打压之下,处境十分艰难,不大可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购买情报,反正以他的认知,这种可能性很小。

  二是毫无用处。退一步讲,即便红党的地下组织有财力购买情报,这些关于日军的情报给谁呢?难道是针对日军的部署写上几篇谴责的文章?这显然没有必要。

  他更加倾向于这些情报是提供给另外的买家,也就是英、法、美等西方国家的情报机构的,毕竟这些国家在华都有利益。

  方如今也认为张鑫华的推测确实有几分道理。

  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虽然没有捞到好处,而且还损失了部分利益,但是维权的意识越来越强烈,此后开启了“修约”运动,修约的主要内容就是收回列强在华的租界。

  1919年收回了天津德奥租界和汉口的法租界,1924年收回俄租界,1927年收回汉口九江的英租界等,英国、法国、德国等在华利益大幅减少。

  说更直接一点,就是西方列强从一战后陆续退出中国。

  当然了,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地退出,而是因为一战后,大家没有实力到这么远的地方来搅局了,所以暂时收缩力量。

  此后德国不断崛起,法国的重心全放在德国身上,随着苏联的不断崛起,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又开始担心苏联变得强大,所以这个时期西方是自顾不暇。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