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白的过往_猎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1年5月15日,中国山西,台寨村。

  自从昨天下午防线失守开始,天空每响起一阵滚雷声,身边的官兵都会做出近乎本能的卧倒隐蔽动作,那是不折不扣的惊弓之鸟。

  连日激战已经让他们分不清自然天象与火药燃爆。

  刚从200师借调到22师,徐白就赶上了这一战,他原本计划是在该师学习一段时间后,再调往第一战区长官部任职的。然而,驻扎在山西境内的日军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弱小也许并不必然导致失败,但轻敌傲慢才是兵事大敌。

  在山西,中条山曾被卫立煌将军誉为“东方马奇诺防线”,自诩固若金汤。但马奇诺防线本尊早已在欧陆战场沦为笑柄,何况这个产自东方的赝品。

  一场彻头彻尾的大溃败狠狠惩罚了轻敌无备的中**人,二十万大军土崩瓦解,于黄河北岸烟消云散。

  22师的悲剧命运只是这场大败的缩影,师长阵亡,参谋长阵亡,接替指挥的副师长梁希贤少将投黄河自裁殉国。

  军官的高伤亡率让初来乍道的徐白成了幸存官兵里军阶最高的一个,当时从无带兵经验的他必须一肩扛起这份如山般沉重的责任。

  撤退到半路,有山西籍的老兵建议往望原、安邑方向,化整为零的撤退。

  日军兵锋是由北向南压迫黄河的,以敌人的摩托化水平,早已封锁了黄河各个渡口,循规蹈矩只会是往鬼子布好的口袋阵里钻。

  作为临时军事主官的徐白却坚持己见,认为向西北方向撤退是迎着日军兵锋走,风险太大,此时的22师残兵已不可能再有力量与敌一战,化整为零更是把有限的力量分散掉,部队一旦溃散就无法收拾。最稳妥的法子就是沿黄河西行,伺机渡河。

  “黄河是咱们的母亲河,为什么要怕她?远离她?”这是不知天高地厚的徐白发出的豪言壮语。

  “徐长官,你是怕我们当逃兵?”一名山西老兵质问道。

  “我们世世代代就住在这个地方,再逃往哪逃呀!”另一名年轻的山西兵哭诉着。

  仗打成这番熊样,每一位军官都难辞其咎,但士兵保卫家乡的感情是真实的。

  “进新兵营的时候没人教过你们吗?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掏出盒子炮,顶在老兵脑门上。

  徐白的官威起了作用,命令被贯彻下去,22师的这个主力团只打剩不到200个人,但只要有经验的老兵在,部队总有补充整编的机会。

  对军队而言,老兵就是种子,花可谢,叶可落,枝可折,即便根断了,只要种子在,军魂就不会亡。

  老兵的另一种价值,即在于临阵时对敌人用兵习惯的直觉。当第一颗子弹飞来,他们往往会比身居指挥所的将校们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确如老兵们所预料的那样,日军早已封锁了各处渡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