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八章 彩云之南_猎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知道母亲真正的死因。这孩子生在敌营,长于孤岛,听到最多的是枪炮,亲眼目睹生父的灰飞烟灭。

  幼小的心头是最容易滋长仇恨的,谁也不想让孩子生活在仇恨之中。

  那个最好的反面教材,马雷的沉沦故事,近在眼前。

  如意葬在北京郊外,和无数陌生的亡者做伴。

  她生于斯,长于斯,也眠于斯。

  小万里到了读书的年纪,徐白给他找了所靠谱的小学,和同学老师相处,也许能渐渐澹化几分丧母之痛。

  1958年8月,徐白短暂从学院借调,参与了举世瞩目的炮击荆门作战。

  万炮齐鸣,海天变色……

  战斗结束后,徐白指挥炮兵们统一将炮口调成-15度角,全体脱帽,向当年牺牲在荆门战役中的张源等烈士默哀致敬。

  …………

  时光匆匆而过,李念兰因为教学成果突出,军衔被提了大校,担任步兵指挥系的教学主任。

  他时常觉得愧对这个头衔,成熟的步兵指挥经验,是无数场失败的战斗总结出来。那些长眠在地下的袍泽,他们同谁说理去?

  除了教学,他还得时常出差,与允希相处的日子倒并不太多,以致于妻子的肚皮到了1959年的春天,才慢慢有了变化。

  粮食危机开始在举国蔓延,市面上物资紧张的影响也慢慢波及到了军校,过不多时,他便买不到营养品了。

  六年任期届满,郑刚也卸下了院长的担子。常年的戎马生涯,熬夜研究作战方桉和行军路线是家常便饭,过快耗尽了他的精力,国家为他准备了退居二线的待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六年任期届满,郑刚也卸下了院长的担子。常年的戎马生涯,熬夜研究作战方桉和行军路线是家常便饭,过快耗尽了他的精力,国家为他准备了退居二线的待遇。

  视为知己的老院长引退,李念兰也没了继续教书的打算。他对允希的承诺还记得清清楚楚,将来是要在彩云之南一同白头的。

  “听我一句劝,国家现在面临困难,地里长不出庄稼,加上中苏关系破裂,很多物资进不来。大城市还勉强有保证,到了边疆就困难了。”戎马一生,“郑金刚”像一道不知疲倦的霹雳,雷霆万钧了三十多个年头,临到暮年,像个对子女患得患失的老父亲。

  “谢谢您的好意,但西南那边也需要熟悉情况的军人。您看看这个……”李念兰将一份带密级的文件递了过去。

  郑刚眯起眼,举着老花镜端详一番:“那伙刮民党的败兵,还真成了些气候哇……”

  李念兰惭愧地检讨了自己,再度提及当年战场上放跑李弥的往事。

  李弥虽然撤出了缅甸,但他留下的那个叫张苏泉的副官,看起来很有些本事,收拢了缅北的**势力,纠结起所谓的“东南亚人民自由军”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