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6章 麒麟尚幼_太岁至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淳这是选了个听话的傀儡,表面上退让一步,实际上仍将平安司事务死死抓在手里。

  可曹淳深得新帝宠信,他肯在表面上退让,已经是不容易之事。

  汪顺领职之日,江府设宴相邀,是汪顺和曹淳一起出面,筵席之间江南城和曹淳交流极为友好,就更显得难得。

  曹淳也在席间拜平安司镇抚使江南城为义兄,认江麟儿为义子。

  这一席后,新帝传曹淳议事期间问及此事,曹淳向天子一语道破机密:“景公公为人恬静,不多管闲事,是以平安司上下无论玄衣卫还是各级从事都能认同。

  荐汪公公领督公一职,此人既无主张更无实际领职号令的魄力,玄衣卫中便可接受其职,使得双方都有左右汪公公的机会。

  为奴才出此妙策者,正是奴才如今的义子江麟儿也!”

  新帝于是对江麟儿其人充满好奇,在永命三十五年九月份找到个机会,着江南城携其幼子觐见。

  新帝甚至为其准备三策,要亲自考校此子智慧。

  第一策之问,是问扬州大涝之后各地粮税减少,以备生息之用时已五年,时至今日行之甚效,却找不到合适之机将粮税补回,会否影响海防?

  这海防之策,太监捧各地地方志和相关奏折给江麟儿看后,江麟儿提笔对答道:“风平浪静”。

  第二策之问,凉州和秽界之间横着大漠,蛮族每每犯边,故而朝廷在外设都护府,为何蛮族反边之事仍屡出不穷?

  这是边防之策,江麟儿听完之后一笑推手拒看相关奏折,提笔对答曰:“海阔天空”。

  第三策,新帝干脆撇开提前准备的问题,改为对“十日天下”和常念恩畏罪私逃的看法如何?

  这临时一换题,实在是换了一道既敏感又难答的问题,此题一出,在场的曹淳自己先为江麟儿捏下一把冷汗。

  谁知江麟儿笑容不改,带着轻松神色提笔写下“天意难违”。

  每策的对答都是模糊不清,新帝心生疑惑,怀疑此子智慧是否虚有其名,于是让江麟儿解释。

  江麟儿于是开口款款而谈:

  “扬州涝灾之后产业恢复甚慢,盖出江湖势力虽出力平定涝灾,事后各地却为民间担下重债。

  从奏折和地方志看来,钱粮事后仍足,却着众商把持钱货调度,是以多项岁贡平债尚不足,更在期间新债又生,偿之不尽。

  江湖人目光短浅,有利可图便可继续暗中操纵他们把持的民间产业继续按旧例行之,父亲曾说凶途岛在海外为怒界欲界两界之中,颇有海盗和怒界浪人就此祸乱海防。

  皇上不妨许下一时重利,让江湖势力分担海防,长久之下江湖势力和这些人冲突之下此消彼长,扬州江湖势力可得平稳,更无力各个操持旧债,使得当地有力慢慢偿清旧债以脱江湖势力摆布。

  故小子冒胆答以‘风平浪静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