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九章 此消彼落_代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不知府君到来,有失远迎,望祈恕罪。”李徽上前高声见礼。

  王牧之脸上露出笑容来,呵呵笑道:“李县令,不必多礼。本官来的匆忙,也没有告知,怪不得你,李县令腿脚怎么了?似有不便?”

  李徽沉声道:“数日前诛杀流匪头目王光祖时受了些伤,已然无碍,只是有些行走不便,多谢王府君关心。”

  王牧之点头呵呵笑道:“原来如此。李县令,你做的很好,你做的很好。”

  王牧之连说两句‘你做的很好’,足见他内心对于李徽能在居巢县能翻转局面的惊讶。虽然他表面上看似很平静,但从他得知消息后即刻兴师动众的赶来居巢县的行为来看,足以说明他的内心绝非如他的外表那么平静。

  事实上,自从数日前接到了李徽从居巢县送来的公文和信件之后,王牧之惊愕不已,第一时间进行了相关的核实,并决定立刻前往核实。

  虽然正在新年期间,本应不理公务,享受年假的时候,但王牧之还是动身了。对王牧之而言,居巢县的湖匪之患居然能得到解决,是他想也不敢想的事情。而且,这件事对他而言简直太重要了。

  王牧之的出身乃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琅琊王氏的在大晋的地位自不必说,是属于顶尖高门大阀之中的佼佼者。

  时间往前推几十年,当北方五胡入侵大晋,中原大乱之时,琅琊王氏便跟随琅琊王司马睿南下江南,为大晋的存续布局。

  当年王导王敦二人执掌大晋军政,一内一外,辅佐司马睿在江南延续大晋国祚,可谓有力挽狂澜的立国之功。琅琊王氏在当年乃大晋第一豪族高阀。在北方被胡人瓜分之时,大晋朝廷在南方得以延续国祚,便是他们经营运筹的结果。

  ‘王与马共天下’的民间俗话,便是琅琊王氏身份的最高证明。

  只不过,世易时移,风水轮转。琅琊王氏自从王敦之乱后,名望大损。虽然王导态度分明,和从兄王敦划清界限,且亲自领军讨伐王敦,平息其乱。

  但这件事终究成为一个过不去的坎,终难挽回当年琅琊王氏极盛之时的名望。在王导死后,琅琊王氏在大晋的实力也逐渐萎缩,在朝中的地位和权势也大不如前。

  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琅琊王氏虽然不再有当年王与马共天下时的风光,但其族内子弟却依旧身居大晋各处要职。且族中人才辈出,俊杰无数。其中出了王羲之这样的书中之圣,大晋名士。如今在朝中任尚书仆射的王彪之,都是琅琊王氏家族之中的佼佼者。

  且琅琊王氏身为北方侨姓大族,曾经的士族领袖,和各大世家联姻通婚,关系紧密,盘根错节,根系庞大。即便是在如今的大晋,琅琊王氏的分量也非寻常高门士族所能相比。虽非鼎盛之时的风光,却也是绝不能轻视的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