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九三章 一次谈话(续)_代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也并不放在心上。他沉吟片刻,对郗超道:“景兴,你今日之言说的很有道理。老夫确实该改变策略了。不过若要行事,还需谨慎筹谋。老夫也要好好的想一想。但你今日之言,让老夫茅塞顿开。景兴啊,老夫有你在身边,真是老夫的运气啊。老夫知道,外边有人对你有些风言风语的话,对你的所为指指点点。希望你不要在意这些,老夫绝不会亏待你的。”

  郗超躬身道:“桓公放心,景兴岂会在乎那些无知之言。景兴此生,只为明公效劳,立下一番功业,也不枉此生矣。”

  ……

  八月初,秋高气爽。

  和外界的纷纷扰扰厮杀攻伐相比,居巢县简直就是个世外桃源之地。

  这段时间里,李徽关心的无非两件事。一是关注逐渐成熟,再过半个月便可动镰收割的稻子,这干系到整个居巢县今年冬春百姓的生计。

  二则是规划居巢县的加固堤坝和清淤通渠的方略。做好这方面的计划很是重要,李徽希望能够将二十里良田圩坝全部加固一遍,将圩内沟渠池塘清淤加深。焦湖大堤的加固是为了将来防洪打算,毕竟今年其实算是险险过关,甚至可以说是沾了别的郡县大堤溃塌的光。所以,做好大堤的加固工程甚为重要。

  当然,李徽知道这个工程浩大,耗费的人力物资绝对不是个小数目。所以他想的是分三年时间,在自己任内期间分段完成堤坝的加固工程。利用冬闲时间,组织百姓进行这项工程。全面加固做不到,起码可以将重点堤坝位置,以及危险地段进行加固。不求能保三十年五十年,哪怕能保个三年五年,对于居巢百姓们而言,那也将是他们安居乐业的五年。

  当然,对于外边发生的事情,李徽自然也是关切的。桓温大军攻克寿阳的消息传来,李徽并不觉得惊讶。袁真倒行逆施,再加上叛国本身便不得人心。这次桓温可是站在道义的制高点的。

  况且寿阳才多大地方,一座孤城又如何能守得住?被攻克也是迟早的事情。

  这是件好事,起码居巢县少了北边的危险。桓温任命桓伊为淮南郡太守,代掌豫州诸军事,驻军五千于寿阳城。这相当于在北边设立了屏障。自己也不用担心豫州的流民往居巢县来了,居巢县已经消化不了太多的流民了。

  从去年腊月里,李徽来到居巢县的时候,居巢县总人口不过六千户,人口不足两万。居巢县城中居民不过数千而已。八个月后,整个居巢县人口已经恢复到了两万户左右,人口已过十万了。

  而且,县域内再无乞民,几乎家家都得到了安顿。虽然只能勉强温饱,还谈不上安居乐业,但是这短短八个月的变化已经堪称天翻地覆。即便是李徽自己回首这八个月,也觉得不可思议。

  相对之前的忙碌和辛苦,李徽的日子过的滋润多了。除了偶尔内心里对于之前拒绝桓序邀请的担心之外,可说最近这一段时间是李徽过的最舒服的一段日子。

  秋高气爽,正是出游的好日子。这日上午,李徽带着阿珠和大春大壮几人来到南城焦湖大坝下的柳林里游玩。

  洪水退后,大堤下的柳林葱郁繁茂,地面上绿草茵茵。大春大壮将带来的竹席铺在地面上,阿珠摆上带来的瓜果点心,大春大壮两人便立刻像是被胶水黏在了竹席上,吃喝不停了。

  李徽吃了几块点心,便拎着小马扎,拿着前几天精心制作的钓鱼竿往湖边芦苇荡中走。

  闲来无事,李徽要重拾兴趣,要当个钓鱼佬。焦湖中的大白鱼很是肥美,周澈很喜欢吃,若钓上来几尾,今晚请周澈来喝两杯也是不错的。

  说起来周澈这段时间忙碌的很,除了日常巡逻维护治安,他还征求李徽的同意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队伍,以更好的维护治安,防备不测。他在县兵和义民团中选出了百余人出来,亲自训练他们。虽然入秋,但白天气温还是很高的,也辛苦的很。

  李徽寻了一处芦苇间的开阔水面作为钓点,抛下鱼线静静垂钓。阿珠站在一旁看了一会,不明白公子为何能坐在这里盯着水面一动不动。不明白这钓鱼有什么好玩的。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