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三章 举荐_代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了了不得的大事。所以,他想着新年的时候去会稽拜见郗愔和郗氏众人。一方面想要当面的解释清楚,修复关系。一方面也是带着一种炫耀的心理前去的。

  结果,他压根没能进郗氏的门,郗愔下了严令,郗氏上下谁要是允许这逆子进家门半步,便打断双腿,逐出家门。郗超在会稽呆了一天时间,初二便灰溜溜的回到了京城。也不知是哪个好事者传了此消息出来,搞得京城上下人尽皆知,个个幸灾乐祸。

  谢安提及此事,显然在郗超看来便又是一种讥讽和嘲弄。

  但郗超很好的控制了情绪。桓温给他的任务是,留在朝廷里一方面掌控皇帝,掌握朝廷里的动向。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的同王谢理顺关系,通过种种手段取得王谢的支持。尽量以怀柔之策来分化和软化王谢诸族。

  所以,郗超装作听不懂谢安的话。谢安解释之后,郗超道:“既然如此,倒也情有可原。但王坦之身兼门下省尚书省要职,再领丹阳尹,是否太过辛劳?”

  谢安笑了起来道:“王文度正值壮年,辛劳些也是应该的。况且此职只是暂代,将来有合适的人选,自可替换。郗大人也可物色合适的人选举荐上来嘛。王大人暂代丹阳尹是目前最好的选择。难不成要老夫和彪之这样的老迈之人去担任么?”

  郗超思虑再三,决定还是不要在这些事上发难。毕竟丹阳尹虽是重要官职,但也不是什么朝廷核心官职。王坦之暂代职务,于大局并无太大影响。在这种事上反对,其实并无意义。主要是表达了自己对绕过自己的上奏的不满,强调程序问题,提醒了王谢,便已经达到目的了。

  接下来,王彪之提出了中护军高级将领的任免奏议。王彪之领中护军,他上奏说之前庾氏掌中军,现在庾氏反叛被肃,中军之中余毒尚在,中军各营之中不少领军之将是庾氏旧人,虽未有异行,但终归不妥。所以希望能提拔得力可靠的领军将领。王彪之提出以谢玄任右将军,统领京城右军。王凝之为左将军,统领中军左军。

  明眼人都看得出,王彪之这个奏议便是为他琅琊王氏和谢氏谋私,提拔的都是王谢子弟。便是要进一步的掌控中护军兵马。这是一种公开的谋取家族私利的行为。

  但是,他的理由是充分的,庾氏掌控中军多年,军中确实有许多庾氏的旧人。就算以王谢子弟替代,也不能算是过分之举。

  郗超也没有反对此次任命。因为他更清楚,相较于丹阳尹的任免,中护军的将领任免更是他不能反对的事。那是王谢的核心利益所在,他若反对这样的任命,便是破坏之前的协议了,有干涉染指王谢基本盘的嫌疑。

  况且中护军本就掌握在王彪之手中,桓温和自己暂时也无法染指。与其如此,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