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二五章 意会_代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吗?”

  王坦之笑道:“谢公,他怎会明白?回头我跟他细谈便是。”

  李徽拱手道:“谢公,王侍中,我想我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王坦之讶异道:“哦?你明白?那你说说看。”

  李徽沉吟片刻道:“下官是这样想的,此次桓大司马……废立清肃之后,朝廷格局发生剧变,实力已经倾覆,几成不可收拾之局。之所以还能勉强维持,一则是诸公态度坚决,桓温不得人心。二则,便是桓温洞悉局面,忌惮外敌觊觎,知道强行为之,则大晋必亡,他也达不到目的。此内外因素,让桓温不得不暂时妥协……”

  王坦之抚掌点头道:“果然是明白人。一些人疯传桓温仁善,还有说他是一片忠心,根本没有觊觎之想,是真正的忠臣的。这些人都是不明其理的。”

  谢安抚须微笑,他一点也不惊讶李徽有这样的见识,因为他知道李徽定知其中关窍。

  “说下去。”王坦之道。

  李徽躬身道:“目前这种情形下,在我看来,唯有一个办法可破局。四个字:拖延待变。拖下去,维持下去,熬下去才是最好的应对之策。所谓韬光养晦,以待时变。这听上去似乎很消极,不是个好主意,但下官认为,这是最为明智的做法。实力悬殊的情形下,只能这么做。若激烈对抗,则可能让对手不顾一切,无所顾忌。毕竟,桓大司马可是说过‘不能流芳千古,便要遗臭万年’这种话的。可见他有可能走极端。”

  谢安和王坦之对视一眼,眼神中都有惊讶之意。王谢众人私下里的分析也是认为,要全力维持目前的局面不至于崩塌,要拖延待机,等待破局的时刻。没想到李徽居然一语道破,怎不让两人惊讶。

  “但在目前情形之下,想要拖延住局面,确实很难。中军已经不完全为朝廷所控制。郗超的中领军很快便会恢复实力,到时候中军分化,京城将失控。桓温若再引兵前来,京城日不可破。故而,必须要保证京畿拱卫力量的实力均衡。则拿下丹阳郡,以外制内便成了唯一的选择。下官猜测,这便是诸公控制丹阳郡的目的。”李徽沉声说道。

  谢安微笑抚须点头,王坦之呵呵笑道:“很好,很好。说下去。”

  李徽拱了拱手,继续道:“京城周围,江左各大镇都已经为桓温所控制,唯有京畿十一县外加京城还在朝廷手里。所以,只能在这螺蛳壳里做道场。倘若丹阳郡拥有郡兵数万,则完全可以抵消桓温侵入京城的兵马威胁。郗超即便恢复了中领军各营兵力,也不过两万余。局势紧急之时,以丹阳郡兵入城,会同中领军三万兵马,便可呈碾压之势,迅速解决京城内部的敌人,解决后顾之忧。桓温想要里应外合,利用中领军的企图便不会得逞。丹阳郡兵马入城只日不之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