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八四章 辞别_代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确实是仁恕之君,有些天下雄主的气象。否则,以在下在京城之言行,怕是难以容忍。而元达兄待我赤诚,这几日殷勤照应,我感激还来不及呢。只可惜时日太短,无可奈何。总之,此行来长安,我很愉快。并无任何不适之感。来,咱们干了。”

  苻朗笑着点头,两人碰杯干了第二杯酒。

  第三杯满上,苻朗没有同李徽酒杯,而是自己一口喝干。然后起身走到亭边,伸手折下一束柳条来拿在手里。

  “折柳送别,自汉便有此意。今日灞上送别弘度,苻朗便也效古意。我还有一首送别之曲,要送给弘度。此曲响起,我便不耽误弘度的行程了。”苻朗沉声道。

  李徽笑着点头,心道:苻朗可算是将中原王朝的那些矫情事学了个七七八八了。李徽平素最怕送别的气氛,被苻朗今日这么一搞,委实尴尬。不过,却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苻朗对自己的友谊,他是真的把自己当朋友的。

  “好,那在下便洗耳恭听。”李徽微笑道。

  苻朗站在亭中,手扶栏杆,跟随亭下女乐伎的哀婉横笛之声轻轻打着拍子,开口缓缓而唱。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坐看灞河岸,杨柳郁婆娑。

  清风如我意,伴君常随身。

  此去重山远,万里云水隔。

  唯愿秋鸿起,送声到江东。”

  苻朗唱的是乐府古曲,曲调苍茫古朴,但曲词却情真意切。一曲唱罢,伴随着婉转的笛声和乐声,当真是令人动容。

  李徽微笑起身,端起桌上的第三杯酒一口干了,拱手向苻朗作了一揖。苻朗依旧在唱着此曲,只是拱手还礼。

  李徽缓步走出长亭,来到桥头。周澈等人都站在路上等待着。李徽一摆手,郑小龙牵着马过来,将缰绳递给李徽。李徽接过,翻身上马。

  “上马,回大晋。”李徽喝道。

  周澈点头,沉声下令:“上马,回大晋。”

  所有人翻身上马,车夫赶起大车,车马粼粼,沿着长安东驰道而行。走出很远,李徽依旧能听到灞桥桥头传来的嘹亮的竹笛之声。

  ……

  从长安出发,众人心情都很愉悦轻松。顺着长安东驰道一路往东,当日傍晚便已经脱离京兆府所辖,抵达司隶所属的华阴县境内。

  本来一路南下,往襄阳荆州方向,取最近的路线进入大晋境内。但是,考虑到梁益二州已失,襄阳一带正是荆州军统秦军对峙作战的区域。如今虽和议达成,但肯定还是剑拔弩张的局面。穿行这样的地区实属不智。

  再者,这一趟行程都是在赶路,天气炎热,心情紧张,来时便没有好好的欣赏中原风物。现在和议达成了,一切顺风顺水,李徽想带着众人去看看黄河,也算是欣赏一下风景。

  再加上这一路都是驰道,车马行进也轻松愉快些,所以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