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7章 阿曼宣慰司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棣自从大瀛岛回到京城,身子骨大不如前,已经不良于行,朱高炽算了算,如果按照历史上,比照现在的变化,那么永乐二十一年是朱棣死亡的时期,这件事成为了朱高炽的心病。

  徐氏死了,朱棣也要去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朱高炽希望朱棣能多活几年,晚年就好好呆在宫里,不要再去外面吃苦。

  永乐二十一年顺利度过,结果刚开春没多久,朱棣卧病在床,经过一段时日的治疗,皇宫里已经暗地里开始准备皇帝的身后事。

  朱高煦已经就藩大瀛岛地区,三弟本要跟着就藩渤尼都司,但是朱高燧不愿意去海外贫瘠无聊之地,宁愿不要藩地,朱棣大怒,不过朱高炽劝了下来。

  朱瞻墉因为战功获封郡王,朱瞻基也被朱棣封为皇太孙,至于老幺朱瞻墡,并没有封为郡王,次子一心在国子监追求学问。

  自从平定了大瀛岛,大明的发展仿佛进入了新的阶段。

  军队的规模不再扩充,自上而下全力发展经济,随着南洋铁道大通车,还有西部铁道扩建等,人们的生活无形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是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十一世纪独立了出来,历史上要在十六世纪初被葡萄牙人入侵并长期殖民,十七世纪中叶推翻了葡萄牙人,过了两百年后又被英国入侵殖民。

  他们不光要来进行贸易,还带有苏丹的奏疏。

  一群棕色皮肤的异乡人目瞪口呆的站在交趾的码头,来自阿曼宣慰司的商船,为数不多的抵达了此处,带来了当地的土特产。

  朱高炽开口说道:“整个南洋,宣慰司变成宣抚司最多二十年,宣抚司升格为都司最多二十年,都司升格为行省同样是二十年,这是大明的国策。”

  阿曼就是后世的阿曼。

  轮船的增加刺激了运输业,运输业的繁荣则促进了生产力,一环接一环,这些道理码头上的棕色异乡人们并不懂,他们只看到了码头上一艘又一艘的巨大轮船。

  “咔嚓。”

  等到了京城,这行人与那些第一次来大明的异乡人没有区别,已经被大明所征服,面对礼部官员的接待和沟通,只剩下了点头的功夫。

  码头上的工作人员们各司其职,一丝不苟的工作。

  朱高炽大喜。

  人们明白了巡检丁差是干什么的,看到那精美的制服,眼神里露出了羡慕,忍不住说道:“这样的服饰如果能拿回我们的土地上卖,相信很快就能卖光。”

  不久后。

  各项的手续完成了,又来了一名官员,热情的告诉他们有两个选择,“可以把你们的土特产在这个港口进行交易,你们可以自己开船去京城,也可以乘坐火车去京城,把船只停靠在港口。”

  据下西洋的阿拉伯语翻译马欢所著的《瀛涯胜览》和随行人员费信所著的《星槎胜览》两书的记述,当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