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章蔬菜大棚_穿越之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欧美那些高大上的玩意,但土有土的好处啊。

  “您过奖,我就是瞎捉摸的,也就是正好今晚上说道这个话题了,才想了起来,估计现在已经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不过还没被发现罢了,老百姓其实是有很多自己的土办法的,您应该多去农村转一下,我只是纸上谈兵,赶不上那些真正去做的人。”

  这还真不是王洛谦虚,现在真的有人开始研究起了这种大棚来,而且也确确实实的是一个农民,如果没有这个农民的出现,那他前世的家乡就不会被尊称为“蔬菜之乡”了。

  这个农民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叫韩永山,是华夏真正的蔬菜大棚之父。

  前世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韩永山和妻子周万珍还是辽省瓦房店市陶屯村的普通村民,在自己承包的山地里建起蔬菜大棚种植黄瓜。韩永山脑子灵活,喜欢琢磨。他合理利用自家承包田山包的地理优势,经过对朝阳南坡地的挖掘修整,采用了“深窝”避寒、“朝阳”吸暖和塑料薄膜“覆盖”保暖的方式,坐北朝南的建造了简易的蔬菜大棚。

  老韩家的黄瓜产量高长势好,每到出棚的时候都会有全国各地的蔬菜商贩慕名而来,其中,来自王洛家乡附近的三元朱村的村民王新民就是当时的一个。

  据周万珍回忆,王新民当年曾经3次去老韩家中批发黄瓜运回鲁省卖,挣了不少钱,看着韩永山的大棚和大棚里一次上千斤的产量,王新民萌生了新的想法。

  1989年春节前夕,常年在外贩卖蔬菜的王新民,把从老韩家带回来的两斤黄瓜放在了他们家乡人的餐桌上。寒冬腊月时节,看着这两斤鲜灵灵的黄瓜,家乡人既震惊又欣喜。蔬菜大棚在当时不算新鲜物,但能在这么冷的时候种出黄瓜的,他是头一回听说。

  看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当时为了能在家乡中出反季节蔬菜,为了能摆脱家乡贫穷的面貌,王洛的家乡直接坐着火车去了辽省也来了个三顾茅庐,最终终于韩永山请了回来。

  才导致了后来的寿光成为了整个华夏乃至世界有名的“蔬菜之都”,只是可惜,韩师傅常年劳作,患了癌症,在1993年的11月28日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奋斗的蔬菜种植事业,没有看到后来寿光的腾飞,没有看到寿光的蔬菜销往全国,销往全世界。

  话题扯远了,回归正题。

  “老夏啊,这臭小子弄的退出阅读模式,即可阅读全部内容

  玩意儿真?您可别光夸他,有啥不足的你就提出来啊!”

  周其中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老周,您不是我们这一行的,您不懂这些,别看是种地,但种地那是很讲究科学的,可不是光把种子埋到地里就行的,大侄子弄得这个蔬菜大棚简直是相当的完美,各种问题,包括参数都给设计的明明白白的,相当的科学。

  要是再通过实验证明了可行性以后,咱们国家的农业将有了质的飞跃,别的不敢说,但要是在这大冬天里,黄瓜,西红柿这些蔬菜您是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哎呀,没想到民间处处有高手啊,我们这些搞研究的不应该每天蹲在实验室里,也不应该整天的盯着国外,应该多去乡间地头多走动一下啊,说不定能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不行了,就我先不喝了,我要抓紧回研究所一趟,连夜开会研究研究,争取抓紧时间搭出个实验棚试验一下。

  大侄子,你等着,这是你的功劳,我算你个长辈,保证不贪墨了你的,尽管放心,回头我就给你申请奖励,就这样,你们吃,我走了。”

  说了几句,也不顾大家的挽留,风风火火的拿着王洛绘制的图纸头也不回的就走了。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