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2章 【芒种】水到渠成郑国_据说秦始皇是个女儿控来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2章【芒种】水到渠成·郑国

  【感谢亲亲StarDrunk,youngAngle,狐仙水灵木~本番外也需要凌晨刷新~2023.6.6《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我很小的时候就感觉到这个世道不好。

  饥荒,战争,杀戮。

  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1岁。

  许多人直到死,都没有能吃得上一口干净的麦饭。

  最为令人崩溃的事情,便是灾害。

  洪水袭击,漫山遍野的哀嚎;干旱蝗灾,颗粒无收的绝望;

  《左传·宣公十五年》曾记载:“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人到了饥荒,不能被称之为人,哪里还能顾得上周礼,都道道德沦丧,狗彘不如。

  白骨露于野,饿殍遍地。

  人如何才能成为人?

  为什么我们活得如此艰难?

  难道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

  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

  我不喜欢复杂。

  所以很容易就想通了。

  ——既然人会饿死,那一定是吃的不够。

  ——既然是吃的不够,那一定是能种粮食的土地不够多。

  ——既然是肥沃的土地少,那一定是灌溉不到位。

  而在一个充满阳光的午后,我读到了从秦国传来的竹简,上面写了些歌功颂德大禹的祭祀文。

  大禹乃是天下共主,更是变疏为堵的治水之主。

  传说他三过家门而不回,传说他一改黄河流域洪水泛滥的面貌,传说他的工程使得数万人受益。

  数万人因洪水治理的成功而得到了新的希望,得到了改善。

  我再往下卷翻阅时,一个人的名字撞入我的眼中。

  李冰。

  伴随着的还有他的事迹

  李冰设石人水尺,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白木江、洛水、绵水等灌溉和航运工程,以及修索桥,开盐井。

  蜀郡太守李冰与其子李昱修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令我心驰神往。

  带着热气的风吹到我的面前,熏熏白日当空,细长的叶片摇曳的光影在我的竹简处晕染出一条河流,而竹简的绳结就像是大坝。

  我没有去过秦国,但现在蜀地的都江堰成为号召我的标志。

  我当即找到老师,可他却告诉我:李冰已经去世二十年了。

  秦昭襄王至今,原来已经过去二十年了。

  李冰改变了整个西南水系对平原的灌溉,惠利不止数万人,而是影响着后世的千千万万,他的都江堰超乎了时代的意义。

  我看着身边的同门师兄弟们汲汲于政治,尊崇于著述,乐于阐发自家学说,奔走诸国之间,寻求一个理想的国家与世界。

  可我始终参与不进去。

  我听不进去我的老师荀子讲述的知识。

  他为了规劝我们这种整日看起来浑浑噩噩的学生,还写了《劝学》。

  老实说,我根本没听进去。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