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3章 试探_开个飞机去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份。赋税的数量反倒不如华北,甚至于更夸张的是。一个小小的台湾所缴纳的赋税竟然超过了半个江南。

  这也是让朱常渊大跌眼镜,将奏报往桌子上一放,对群臣说道:“这些数据想必你们内阁都看到了吧,有什么想法”

  刘宗周说道:“陛下明见万里,对于土地革新带来的这一项好处,臣等皆是始料未及”

  他所说的好处就是赋税了

  前明末年的时候,崇祯每年的赋税不过区区四百万两,还不到洪武年间每年两千万两白银的五分之一,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士兵没有军饷,陕西的灾难才无法解决。

  如果他有洪武年间的税收,府库中存了大量的银子,就是整个陕西之地绝收又有什么关系,国家接济就是了,也不至于闹出陕西人民和朱氏家族这么大的矛盾。

  而现在,经过了朱常渊的土地革新,哪怕是只进行了一半的土地革新,泰正元年的赋税额也已经高达九千万两

  这足足比崇祯在位十三年间所有的赋税加起来还要高出一倍。

  当然了,其中有很多事因为朱常渊在陕西和辽东使用了化肥的缘故,可是也不得不说,土地革新才是最大的助力,不然的话再多的化肥,创造再多的财富也是落到那些地主老财的手中。

  “吾等阁臣,愧对陛下”刘宗周接着说道:“至今才能领悟天子之圣明,真是愚不可及。所以,臣与诸位商议,尽快在全国将土地革新之策实行下去。”

  “嗯”朱常渊点点头。

  不一会儿,郭城电子信息来报:缅甸北部由于最早实行土地革新,今年的赋税也已经统计并且收缴完成,高达两百万两。

  至于中南半岛的其余地方,由于刚刚平定,所以土地革新无法统计,根据朱常渊的政策,先免税一年。

  当然了,外国的地主豪强将自己的土地献出来的时候是享受不到任何补贴政策的,完全是强行分配给农民。

  国外的这些赋税,比如缅甸,其国家名义上已经并入中华版图,所以全部赋税都是缴纳到京师来。

  不过路程太远,朱常渊命令郭城可以每个五年将赋税缴纳一次。

  反正,大明帝国现在也不缺那些银子。

  九月份,朱聿键到达京师。

  朱常渊第一时间请他进宫,并且和他在一块愉快的吃了一顿晚饭。

  也不知道是被朱常渊吓着了还是什么原因,这次朱聿键从海南回来,并没有带他的王妃一起。

  朱常渊酒至半酣,装出略微有些醉意朦胧的样子,拉着朱聿键的手说:“皇叔啊,如今天下靖平,百姓安居乐业,我大明国土盖有四海,朕心甚慰”

  朱聿键点头说道:“这都是陛下的功劳,陛下真明君,古往今来未之有也,便于始皇帝功业相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倒不是朱聿键开玩笑或者恭维,这是天下人都能看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