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七章 墨家的专利费_我的蒸汽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飞来太湖待命!”

  “调苏州府驻军卫的两个千户,还有太湖水军舰队集结,三日后兵发太湖侠客岛!”

  电报员立马坐到了半人高的电报机面前,铺开了一份密码本,便用电键开始拍发起了电报。

  “滴——滴——,滴滴..滴..滴滴”的声音不断响起。

  利用将电路时通时断的方法,一串串长短不一的二进制信号就被通过电缆传递到了应天府的电报房中。

  虽然这种电报发报方式还很老旧,只能发出1和0的二进制信息。

  但是这些信息已经足够转译成数字码了,可以翻译出“12345678”等数字。

  只要制作一本密码本,将每一个数字代表一个汉字,那边的译电员就可以将接收到的数字电报转译为汉字信息!

  现在大明使用的密码本,从1-9999一共编译了9999个汉字,已经足够满足任何情报输送工作了。

  就是电键按起来有些麻烦,如果要传递一份上百字的电报,可能需要敲十几分钟。

  所以现在大明的电报还是尽量以短句的方式发报,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清楚,就用最少的字。

  这也是为什么电报时代,拍发电报都是按照字数收钱的原因。

  字越多越麻烦,占用电报机的时间也越久,当然也越贵咯!

  说起来,现在朝廷的工部已经在考虑,要开放电报民用市场了。

  而一开始的定价,可能会高到一句“平安,勿念”四个字,就需要一两银子的地步。

  如果想发一份百字家书,可能要几十两白银,真的可以说是家书抵万金了。

  估计刚开放民用电报的时候,只有富商才用得起,而且不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也舍不得用电报来传信息。

  不过对于这事,彭克是持支持态度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电报的电缆铺设非常昂贵,可能十米路就需要一两白银的成本了。

  朝廷前前后后花了两三千万两白银,才铺设了从应天府直达十三行省主要城市的电缆线路。

  这个成本肯定是需要收回的。

  另一方面嘛,就是如果开放民用了,彭克是可以收取专利费的!

  没错,我大明也是有专利费这一说的!

  或者说,墨家从古至今就有专利费的说法。

  “专利”这个词,本来就是华夏固有的名词。

  春秋时期,华夏的贵族们就很讲究专利了,只不过他们那个时候是讲究贵族专利。

  也就是我领土上的东西,那就是我的东西,哪怕是君王都不能占为己有。

  同样,我创造出来的东西,也是只有我可以卖,其他人不能卖。

  就像晋国的范氏制陶厉害,魏氏的弓弩强,那都是属于自家专利的,别人如果抄袭仿制,会被他们群起而攻之。

  传承自春秋末期,战国初期的墨家,自然也是奉行专利权的。

  墨家创造发明的东西,如果其他人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