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二章 天才鼓手_日娱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田雅人没有搭理武田真治,径直走到田边丰身旁,轻推了他一把:“还等什么?”

  大约是田边丰倔强的眼神很像当年的弟弟,本田雅人对他很有好感。

  在众人的注视下,田边丰跳上舞台,大步走到爵士鼓后面。

  调整了一下鼓凳的高度,坐下,随意打了两下,重新起身,开始调鼓。

  当田边丰调到Hi-Hat的时候,林海的眼睛眯了起来。

  虽然田边丰还没有正式“开打”,但是林海已经确定,他的技术不会太差。

  细节决定成就。

  林海不是鼓手,但他对这个行当并不陌生,在他看来,99%的鼓手都不如田边丰。

  为什么?

  因为绝大部分鼓手都只注重打击技巧,而忽略了设备调节,特别是Hi-Hat调节。

  Hi-Hat,翻译过来是“踩镲”。

  踩镲是套鼓组件之一,由上下两片镲(斗笠形状的铜片)组成,通过脚踩踏板,控制两片镲片撞击,从而发声。

  当然,也可以敲击。

  大部分鼓手调节踩镲时,往往只注意调节镲片的高度,以便敲击时更舒服,却忽略了镲片距离、倾斜角度等等的调整。

  两片镲片距离太大,打击出来的声音太尖、太吵;距离太小,又会导致延音不够,无法呈现出该有的音色。

  当然,根据鼓手的手法、力度不同,调整方式也有所不同。

  林海注意到,田边丰甚至调整了踩踏板的松紧弹簧,这会影响闭合和开镲的音色,但是影响之微弱,不注意去听,很难听出来。

  这是有些大师都会忽略的细节。

  ……

  田边丰花了一些时间将鼓调好,冲台下鞠了一躬,而后坐到鼓凳上。

  调整了一下呼吸,踩了几下Hi-Hat,给出一个节奏,之后,没有耍花,鼓棒稳稳的敲了下去。

  “咚!咚!咚!咚!咚呲哒呲咚呲哒呲……”

  鼓声响起,台下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

  对于外行来说,架子鼓表演最吸引人的,是激烈的节奏和张牙舞爪的动作。然而在田边丰的表演中,你看不到这些。

  用一个字来形容他的表演——稳。

  两个字——很稳。

  三个字——非常稳!

  是的,田边丰的鼓,就像精密运转的机器一样,稳定,流畅。

  他的人同样很稳,稳得如同机器,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没有花哨的小把戏,就连身体的晃动幅度都非常的小。

  这样的表演,如果换个外行来看,大概会感到无趣,甚至会误会他是个初学者。

  然而在场的都不是外行。

  “真是万里挑一的天才!”

  本田雅人说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

  鼓手的台风重要吗?重要。但是再重要,也不如“稳定性”重要。

  驻场乐队的鼓手都快跪了,田边丰的表演对他的刺激是最大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他打死都不相信,田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