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隐于市_重生之19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也不知道下一步的发展何处何从。关于真正的发展历史,大家可能有些地方不清楚,我回去整理一些资料,拿来给首长们做个参考资料阅读。从近几日我在报刊上的新闻和资料分析,现在的国内经济发展是个关键的积累期,一些国家级基础建设项目就做得较好,但下面的工业老项目就不是那么理想,物资紧缺现象日益严重,国家的重工业和国有企业,也积弊难反,到了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关键时期,这方面,就需要首长们自己拿主意了,我就不多嘴了。一些地方的低端项目重复建设严重,信息共享就做得不足,一个地方已经有了研究成果,另一个地方还在高调理想,重复上马,造成各方资源浪费。而基础工业,像乡镇企业个人企业的放开力度不足,比如说,小化肥厂、小化工、小农机等领域,就应该更灵活一些。只要大的能源工业掌握在政府手里,起码宏观上能够牢牢控制,小企业还不是一样容易管理。

  说到能源,在这里我就显示一下家底,经过前年的几次外出旅游,我也收集了一些矿藏。数量上嘛!......

  陈大管家连忙问:你就说实话吧!在座的没有外人。我们也好量体裁衣。

  小包看了周围的几个人一眼,说:不是!不是说资源多,就能随便显露的,我们把它储存起来,还要继续进口矿藏资源,依旧做出贫矿贫油国姿态,依旧要控制资源出口,扩大进口,特别是控制稀土资源出口。那个地大物博就不要再提了!我手中的资源,可以说是全球已探明资源的三分之二!小包话音未落,七个人中至少有五个人坐直了腰杆。

  小包笑了一下,说:只是,这些东西不好拿出来,太多的东西,加上伴生物资,一座泰山、太行山也比不了,要搞出来,又是一番大地震啊!

  几人眼望着小包,希望他说出个办法来。

  小包说:原本我的计划是,在东北搞个试点,看那边的山区地形广大,想在那边建个矿区,慢慢释放一些矿藏,再建个大型工业基地,依托东北重工业基础,能够快速消化利用,尽快提升重工业水平。现在我又将离开那里,这就不好做了,这事无法经手别人。回来的路上,我也考虑了,那里格局也小,会影响东北的生态环境。还是再择一片地方吧,我想到西部山区,环境荒凉,人烟稀少的地方,再开辟一座新城,工业新城,地点就由中央来选吧!地理要求是,地方要大,靠山靠水,沙漠也不怕。对了,还有件事,我想建立一座生物化工研究所,一座智能机器人研究所,都是绝密级的科研单位,希望上面给予支持。

  生化研究所的一些项目已经有了些思路和目标,这得功于罗布泊地下基地的帮助。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