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九章 隔墙有耳_世子很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泰、暴昭、方孝孺虽然都对皇上很忠心,但却也都想让文官压过武官一头;至于梅殷,他虽然人品风流,但又何尝没有自诩高贵,高人一等呢……

  “还有,皇上……”杨文欲言又止。

  徐辉祖却没有他那么顾忌,续道:“皇上年轻,阅历还不深,他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若是听长兴侯他们的,我也参与进去,不就重蹈了宋时党争的覆辙?不就如了某些人的意愿?党争一起,朝廷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稷百姓怎么办?所以,我只能忍耐,只能尽最大的努力维系各方面的平衡,争取平稳过渡,让我们大明继续繁荣下去!这才对得起先帝与先父,他们的在天之灵……”

  徐辉祖面色突然疲惫了几分。

  他为人刚正不阿、一心为公,这一点杨文是深深佩服的,他的眼中闪过一线亮光,正色道:“你想要我如何?”

  徐辉祖沉默了片刻,低声道:“有人告诉我,郭英也对黄子澄他们很不满意,你与郭英一起定过辽东,修过辽王府,有这样的交情在,将他与辽王拉到我这边来,没问题吧?”

  “将郭英拉过来?”杨文露出讶然之色,缓缓道:“我只能试试,毕竟他郭家家大业大,行事需思前思后。”

  “有含山搭线,必然能够成功。”徐辉祖微微一笑,道:“郭英与李景隆不同,他是第一代开国功臣,他的心中还是有国家的,所求的也只是郭家一门永世繁荣昌盛而已,这点需求,我这魏国公还是能够保证的。”

  杨文颌首点头道:“我定尽全力。”

  徐辉祖嘱咐道:“去的时候要小心一些,不要留下文字,直接去口授机宜,切不可留下话柄。”

  后面这句“直接去口授机宜,切不可留下话柄”,是杨文与徐辉祖一同所说,话一出口,二人便会心地相视一笑。

  公房内二人说着聊着,将校与书吏们也不敢惊扰,都在旁边的耳房内低声办公,唯有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坐在最靠近门边的一侧坐着。

  徐四都督以前可是从来不来五军都督府上值的,最近不知是怎么了,不仅天天按时去左军都督府上值,而且还老往中军都督府跑。

  众人虽然觉得有些突兀,却也没有什么疑心,别人来找亲哥哥,可能有什么家事,有什么好疑惑的,咱们还是该干嘛就干嘛吧。

  坐在门边半天的徐增寿,突然温和一笑,长身而起,对着众人说道:“诸位,看样子我大哥与杨都督还要谈很久,徐某还有些事要处置,就不等了,告辞。”

  “大都督慢走。”

  “大都督慢走,等国公爷商议完了,我等就告知国公爷,说您找他有事。”

  “嗯嗯嗯,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家那小子生辰而已,请大哥去我房里吃个饭,你们忙公事吧,不用送了。”

  回到了自己的公房,徐增寿提笔刷刷地将自己大哥徐辉祖的打算全部写在一张纸条上,然后小心地将纸条装进信封里,打上火漆,招呼左右。

  “庞书吏?”

  一个老吏打扮的人听到他叫唤,赶紧小跑进来行礼:“学生在,不知大都督有何吩咐?”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