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六集:煮酒论英雄_目标瓦良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晚上,特里森履行诺言,请谢部长、朱部长还有龙镇海吃饭,外加一个翻译。

  席间得知,特里森一定要比年龄的原因是,他认为年纪大的比较占有优势,看来论资排辈也不是东方文化的传统。不过俄罗斯人到了中年以后,这面相老得快,所以特里森觉得对面皮肤细腻,头发旺盛,一定比自己年轻,没想到栽了跟头。

  “要不要我送您几瓶生发剂?中国有个章光101,听说效果还不错。”谢部长打趣说。

  “真的?真的有?”特里森将信将疑。

  谢部长说:“有,下次我给您带几瓶,都是中药做的,没什么副作用,您可以试试。”

  特里森万分感谢。也是,就他那犹如戈壁荒山似的头顶,找个小蜜都困难,空有个总经理的头衔罢了。

  不过饭桌归饭桌,谈判场上的特里森,依旧是犀利非常,经常跟谢部长争得面红耳赤。当然,面红的始终是他,谢部长的脸,万年不变。

  经过2个月左右的来回谈判,双方的焦点落到几个具体问题上。

  第一是还要不要再买一部分成品的苏-27。

  “你们不能指望就买24架苏-27,我们就把生产线卖给你们,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好事!”特里森气鼓鼓的说。

  在国际军机的贸易中,卖成品和卖生产线是两种主要方式。一般来说,卖生产线的,两国关系一般比较好,而且买家已经购买了一定数量的飞机。买家之所以要买生产线,一方面是自己生产的东西比较放心,万一出现战争等不测事件,东西在自己手里把稳些。当然印度阿三产的除外。

  另一方面,生产线的引入,可以有效提高本国航空工业的水平,尤其是加工制造水平和管理水平,这也是很多买家一定要引入生产线的原因。比如日本买了f-35的生产线,埃及买了中国k-8的生产线。前提是,买家必须要有一定的航空工业基础。所以,你不会听到越南,或者缅甸买飞机生产线的新闻。

  “我们不会占贵国的便宜,在引进生产线之前,我们会购买第二批苏-27,前提是你们能及时供货。”谢部长很平静的说,“出国前,我已经得到授权。”

  “噢?”特里森一听到这个就来了精神,“如果是这样,生产线的出口可以考虑。你们第二批准备买多少?”不光是他,俄方代表团其他人也都精神一振,纷纷直起身子。

  谢部长说:“和第一批一样,24架,装备一个团。”

  特里森一听就直摇头,“太少了,你们两批才48架,还不够一个航空兵师装备的呢。

  “那你们想要多少?”谢部长问了一句。

  这时候俄方的副代表说了一句,“至少再买一个师的,72架!”

  特里森点点头,“对,你们两批一共买96架,我们才能考虑出

  请收藏:https://m.bqge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